欧易

欧易(OKX)

国内用户最喜爱的合约交易所

火币

火币(HTX )

全球知名的比特币交易所

币安

币安(Binance)

全球用户最多的交易所

广东7个最具特色的客家古村落,你去过几个?

2023-06-01 12:30:09 691

摘要:客家文化根在中原,中原文化传入客家人聚居区的闽粤赣三角边地后,由于地域边缘性特征显著,村落环境、历史文脉、传统氛围等均保护较好,形成了现代所称的“古村”。客家古村落建筑讲究恃险而建,深居山区腹地,为外界所难进入,恐怕是中国古村落的集中保留区...

客家文化根在中原,中原文化传入客家人聚居区的闽粤赣三角边地后,由于地域边缘性特征显著,村落环境、历史文脉、传统氛围等均保护较好,形成了现代所称的“古村”。客家古村落建筑讲究恃险而建,深居山区腹地,为外界所难进入,恐怕是中国古村落的集中保留区主要原因之一。

一起来看一看广东省内那些各具特色、宛若世外桃源的客家古村落,感受那一番韵味悠长的客家风情。↓↓↓

侨乡村

最典型的客家围屋古村落

侨乡村位于梅州梅县南口镇,距县城12 公里。生态风景秀丽,民风纯朴,除了那遍地的油菜花,还有以“南华又庐”为代表的31座百年客家围屋美轮美奂、建筑风格多样、各具特色。曾被认定为 “广东省古村落”,并享有“中国最典型的客家围屋古村落”的美誉。后又被命名为“中国古村落(传统客家民居)”。

侨乡村引起影视界的关注,曾拍过《红色娘子军》、《孝女彩金》等电影。侨乡村(原名南虎村),自明嘉靖年间(1507—1566)开村至今,已有500多年的历史。近代以来侨乡村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人出洋谋生,因旅居海外华侨和侨脊众多。

侨乡村现保存较为完善的客家传统民居108座,其中以“围龙屋”最具特色,还有为数不少的“合杠”至“多杠”的“走马楼”,以及少数“锁头屋”,碉楼和含有西式建筑元素的其他建筑形式。建筑历史相对年代明确,因而富有时代特征。集中反映了侨乡村客家人的迁徙史,体现了侨乡村客家人的人生追求和价值取向。

桥溪村

古韵天成的“小桃源”

桥溪村,是梅州市梅县区雁洋镇的一个自然村落,位于广东阴那山五指峰西麓。桥溪村是梅州最能感受客家韵味,享受山村田园风光的地方之一。2012年入选为全国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。

作为阴那山里的一个小山谷,桥溪村仅有的一些平地就让给稻田和菜地了,聪明的山民们沿着山势开垦,建造了不同形制的房子,几百年下来,形成了桥溪村富有特色的客家民居建筑群,或依山就势,或筑台傍水,错落有致,高高低低,各呈胜场。

如今村里保存有朱氏后人留洋后回来兴建的继善楼、世德楼、宝善楼、世安居、宝庆居、祖德居等建筑,陈氏人家建的仕德堂,是一反围龙结构的大屋。

松口古镇

客家人下南洋离别第一站

梅州最让人心动的,莫过于那拥有千年历史的松口古镇。素有“华侨之乡、文化之乡、山歌之乡”美誉的松口,亦是中国岭南四大古镇之一,文物古迹和天然风景比比皆是。古镇依水而傍,仿佛与蓝天、绿水融为了一体,凝固成了一幅绝美的风景画。

松口古镇建制早于梅州,是客家先民由闽迁粤的始居地之一,是明末以后客家人出南洋谋生、迁徙海外的第一站,也是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出发地之一。2013年,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纪念海外华人的“印度洋之路”项目最后一个纪念碑(全世界七个,中国唯一的一个)落户松口,也证明它也是客家人踏上海上丝绸之路的第一站。

清末以后,很多华侨富商回乡置业、修路办学,并在松口留下了大量富有异域风情的建筑和绘画,连片的南洋风格的骑楼、火船码头的松江大酒店、别具韵味的爱春楼等等,都隐藏着海丝的历史遗存。在松口除了观赏建筑,当地品类繁多、风味古朴的特色小吃,如客家酿豆腐、船仔粄、鱼散粉、捶肉圆、捶鲩圆等等,还有那动人的客家山歌,亦是让人流连忘返。

苏家围村

苏东坡的后裔居住地

苏家围村位于河源市东源县义合镇,距河源市区约26公里;苏家围的始建可追溯至元朝元贞元年,至今已经有700多年历史。整个村子山水环绕,绿色相拥,环境优美,有“南中国的画里乡村”的美誉。苏家围民居不是人们常见的圆形围龙屋,而是方形的明清特色的“府第式”围屋,由18座府第式的客家民居组成,其中最古老的房子——东山学堂遗址已有500多年的历史。

苏家围还是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后裔的聚居地,苏家围人秉承了祖先的传统文化,将其交汇于岭南的天地中,至今都让人感受到浓浓的文化气息,是一个在历史长河里流淌的村庄。

在这里,美丽的客家女和动听的客家山歌亦值得慢慢欣赏。东江与久社河交汇于苏家围旁,营造了宁静悠然的意境,古榕、老屋、江风、竹韵、牧歌和野趣,造就了一个“南中国的画里乡村”。

林寨古村

千年古村里看“八古八奇”

林寨古村位于河源市和平县。林寨镇兴井村内,拥有“全国最大四角楼古建筑群”的古村落。自古以来水上运输较为发达,船艇可通东江,是东江上游小有名气的客家水乡。

千百年来,随着村民的繁衍生息,客家传统文化在林寨古村得到积淀与延续,客家山歌、婚俗、祭祖、“打醮”、船歌、妇女哭嫁歌、舞狮、香火龙、农事节日、年宵喜庆等风俗,在林寨村民中代代相传。林寨古村除了传承客家文化外,还聚合了广府、福佬乃至西洋文化。多种文化的融会贯通、演变流转,最终在林寨古村形成了“船艇上楼梯、蒲艾挂门楣、寿星遍乡里、木屐当马骑、摆指游河溪、龙王敢晒死、从不水浸街、火堆烧垃圾”等“八奇”的文化景观。还有古巷、古井、古墙、古道、古寺、古亭、古桥、古树,“老八古”宛如一座座纪念碑,刻画下林寨古村2000多年的岁月年轮。

漫步林寨古村,散落在乡间金黄稻田里的颍川旧家、大夫第、美尽东南、司马第、乾仔楼、永贞楼、太邱家风等24座四角楼气势如虹,宛若浩荡的史诗画卷,诉说着古村的传奇。

石塘古村

雕刻着徽派印记的客家风情

石塘古村在韶关市仁化县城西南方19公里的一个小盆地之中,周围山清水秀,有一个有着悠久和光荣历史的古村落。石塘古村从明朝洪武年间始祖李可求由福建移居此地、开荒建房算起,已经走过了600多个春秋。历经数百年风风雨雨走到今天,如今的石塘已显得沧桑与斑驳,甚至有些破旧,这片古村落与村前横亘而过的公路相偎,更显得古朴与凝重。走入村中,仿佛时空交错,如果不是时而路过的村民,你站在古井旁怕是不知身在何处,若是再传来隐约的月姐歌声,你更会怀疑自己是否站在21世纪的门前。

在石塘古村,你可以发现那些遗留下来的老建筑连成一片,时时展现出浓郁的客家风情与深刻的徽派印记。石塘古村现存的建筑大多建于明清时期,与闽西、粤东的客家土楼建筑不同,石塘古村院落属于徽派建筑,由青砖青瓦砌成,高墙飞檐,堂皇美观。落到具体每一户,却又展现独特的魅力,正房、厢房错落有致,院落里面的每一个房间、厅堂、天井,都与走廊、巷道、楼梯相通。

古村都是因人而活,这片走过了600多年的古村落,但见古老的理发店还在营业,70多岁的高龄理发师,每天都在演奏着生活之歌,安静祥和。既是流动的时光,更是穿越的历史。

范和古村

文化荟萃的多元美

位于惠州市惠东县大亚湾东南部的范和古村,始建于明代,迄今已有600多年历史。分别于2012年和2013年被评为“广东十大最美古村落”和“中国古村落(广东传统民居)”。

范和古村地处广府文化、客家文化、福佬文化(包括潮汕文化)的汇合地,经过几百年的发展融合,村里文化包罗万象、和谐共荣;自清道光年间天主教士自香港渡海至范和传教,华洋信仰亦彼此相安;因毗邻香港,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,又受到港澳文化影响,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辅相生。

由于文化的杂糅,范和村里光是叫得出名字的庙宇,就有十来座,徜徉于范和村中,“无地无时无神仙”的浓烈感受油然而生。尤其,每逢端午佳节,范和村异常热闹,划陆龙舟、唱白字戏,民众穿戴传统服装焚香祈福。与别处不同是,该村与惠东县的巽寮渔民村共同供奉一尊妈祖神像,每到端午节,村里便派出船队经海路敲锣打鼓到巽寮围请妈祖回村过节,极具风土特色。

版权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皆是来自互联网,如内容侵权可以联系我们( 微信:bisheco )删除!
友情链接
币圈社群欧易官网